後語放在前言:太久沒有寫電影器材的技術文章,寫得連我自己都幾乎看不懂…雖然後來重看影片後,發現我所鏡頭和文章提及的器材完全不相干~你們看得懂,我固然欣喜,看不懂的話,要檢討的人絕對是我。好,請看下去 🙂

——

要我寫影評恐怕太難,因為我在看電影時,心都不知飄到哪裡去了。在身邊的人對某套電影的評價都是「劇情太爛」、「很悶很無聊」之際,我卻投入到另一個層面之中:通常我會看到的是「啊,這個鏡頭失焦了」、「大概在汽車上裝上了吊臂和防震頭子吧」這些,根本就是一個不專心的觀眾吧。就像最近我看過一部電影,看到一個鏡頭之後,我就為之心動了。

那個鏡頭是這樣的:第三身視點,尾隨主角步進醫院病房。鏡頭一直緊追主角的後腦勺,焦點一直都在主角頭部,四週環境卻有著不合理的矇糊。當主角走到櫃檯跟前,四週景物卻突然清晰起來。

接下來的對話已經不太記起,這個看似正常卻奇異的鏡頭運用,卻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,直到這一刻。我想要寫這篇文章,最難的就是如何去解釋一大堆專業技術名詞。這一篇文章可是我近來罕見的電影技術文章啊~!

大家有學過攝影成象的話,大約都會知道淺景深效果會令失焦的地方顯得矇糊化,而對焦準確的地方則會變得清晰;同時間,大光圈配合短焦距,就可以做到最淺景深的效果,反之亦然。焦距越短,能順利中焦的距離則越短。(其實影響因素還有底片大小,不過我目前是以大家均用35mm底片的前提下,所以沒關係)

焦距除了影響景深之外,還會對映像視角和壓縮感產生作用。焦距小,視角大;焦距大,視角小。壓縮感這個詞彙不算常用,大約意思是這樣:兩件和鏡頭距離不同的物件,在長焦距的鏡頭底下,兩件物件就會看來近接近;相反就會顯得較遠。

OK,容我說回那個鏡頭。那個奇怪的地方是,明明有著中距離鏡頭的視角、中焦範圍和壓縮比,失焦範圍卻有如超短焦距鏡頭一般…我看到這個鏡頭的第一個反應有兩個:1, 那是特效; 2, 用了挖洞的濾鏡。

剛才一直在說的鏡頭都是在解釋「焦點一直都在主角頭部,四週環境卻有著不合理的矇糊」的現象、那麼「當主角走到櫃檯跟前,四週景物卻突然清晰起來」又要怎麼解釋?

要是它可以透過調整鏡頭對焦做出這種效果的話,那也實在太強了吧?除了頂級的Master Prime鏡頭之外,相信沒有鏡頭能夠膽聲稱自己的鏡頭沒有呼吸效應了。呼吸效應是指鏡頭在對焦時產生的輕微改變焦距的現象。無論是自動對焦還是手動對焦,你都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呼吸效應的情形。

(後來發現Angenieux Optimo鏡頭也有聲稱沒有呼吸效應,但我覺得不盡不實)

難道是中途抽走濾鏡嗎?還是要用特效逐格底片修改?玩過電影攝影的朋友不多,知道電影底片沖洗和後期的就更少。事實上,即使電腦運算速度有多麼的快,電影剪接是以每個特效作個別收費的,像是一個基本的淡入特效就要若干價錢,淡出也要再付一個價位,取決於電影特效的難易程度。對於困難的特效,有時侯,如果現有器材的話,租回來用可能還比較划算。

問題是,有這樣的器材嗎?

有的。

Hylén System 就是為了這個狀況而被發明的。它的原理很簡單,就是作為一個鏡頭接駁器,把系統放在鏡頭和機身之間;在系統中放置一片濾鏡,蓋上蓋子,然後利用無線遙控來操作,令濾鏡在系統中產生上下左右前後的運動。

事實上,濾鏡是透光的,濾鏡從有效到失效,不一定需要把它拿走,令它失焦就可以了。

說到這裡,不知大家明白這系統的作用嗎?說真的,不要以為配合複雜無比的器材,才能夠做出精彩的鏡頭。利用器材不用人手直接拿著濾鏡,只是確保重覆性和精確度而已。(重覆性的奧妙,是指NG鏡頭,演員做不好是演員的事,如果鏡頭運動還要做得不好,想想看場內有多少人會在怒視著你?)

從Hylén System的示範短片中,你可以看到Hylén System的紅色字樣慢慢出現和消失,這就是人手無可比擬的穩定性的表現。在我首次看到這個鏡頭時,我真的以為只是簡單的Fade in/Fade out特效,完全沒有想到這是鏡頭特效。

以下兩張圖片就是取自該影片。大家先看看這個濾鏡,再看看它的效果。後製能做這些絕不出奇,但若這是拍攝效果,卻是令人驚訝。

同一個景深的物件,焦距轉換不再只是shift and tilt lens的專利了,更易控制效果的Hylén System一下子就可以做出來:

原本由SmARTlens研發的Hylén System,如今已被Panavision收購,也是說這系統只租不賣,也只在特定的地方才能租得到。香港只有一家公司可以租到Panavision的器材,不知道他們有沒有Hylén System租出呢?我想這是有可能的。

順帶一提,Hylén System得到了2009年奧斯卡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s獎項,而它的技術未因此而停留,正在研發的濾鏡竟是一片可以有tilt和pan功能…實在太誇張啦!